股动脉闭塞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华西放射科深度业务学习系列之四十颈动脉斑
TUhjnbcbe - 2022/2/25 14:11:00
白癜风胶囊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zixun/yaowuzhiliao/Index.html

年12月20日,胡娜老师在放射科会议室作“颈动脉斑块的演变及影像学评价”专题讲座,本科室全体医生参加了此次深度业务学习。

胡娜老师首先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疾病及其对应的相对死亡率的全球分布进行了简要介绍,重点强调了我国脑卒中的疾病负担现状,她指出,脑血管病居于我国国民死因之首,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疾病负担和疾病年轻化等特点。

之后,胡娜老师从组织病理学的角度向大家介绍了斑块的分型和演变(I-VIII型):I型(内膜增厚)、II型(脂质条纹形成)、III型(少量细胞外脂质聚集)、IV型(细胞外脂核)、V型(脂核+纤维帽)、VI型(复杂斑块)、VII型(钙化斑块)、VIII型(纤维斑块)。她指出I、II、III、VII、VIII型属于稳定斑块,IV、V、VI型属于不稳定斑块(即易损斑块),不同斑块类型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然后,胡娜老师向大家重点介绍了高分辨颈动脉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颈动脉易损斑块评价的应用和意义,她指出该技术通过不同序列联合不仅可以显示血管的狭窄程度、斑块大小和溃疡,还可提供斑块成分、纤维帽厚度及血管特征等易损性指标,是临床识别易损斑块最有前景的辅助检查手段。并且,针对不同类型颈动脉斑块在高分辨磁共振上的信号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最后,胡娜老师对颈动脉斑块分析流程进行了总结(见下图)并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展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华西放射科深度业务学习系列之四十颈动脉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