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问题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优于静脉溶栓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要优选血管内治疗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是溶栓好,还是取血管内治疗好?这是一个有意义的临床选择问题。
临床思考
国内研究:血管内治疗更好
国内最近一项研究表明:对于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机械取栓能有效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临床预后,优于溶栓。
该研究前瞻性纳入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依据家属意愿将患者分为机械取栓组(66例)和静脉溶栓组(45例)。机械取栓组患者采取越过静脉溶栓直接进行机械取栓治疗;静脉溶栓组患者先采用静脉溶栓,对无效者如条件许可、家属愿意再采取机械取栓(桥接治疗)。治疗后评估2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死亡率。结果:研究过程中中途退出7例(机械取栓组4例、静脉溶栓组3例),最后纳入统计分析例(机械取栓组62例、静脉溶栓组42例)。机械取栓组有54例(87.1%)血管成功再通,血管再通率较静脉溶栓组[26例(61.9%)]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取栓组有8例(12.9%)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静脉溶栓组6例(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取栓组治疗有效(治疗前后NIHSS评分的差值≥4分或治疗后NIHSS评分为0分)率为67.7%,高于静脉溶栓组(38.1%);预后良好率(58.1%)优于静脉溶栓组(28.6%),死亡率(3.2%)低于静脉溶栓组(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6例静脉溶栓未通患者中14例改行取栓桥接治疗(2例患者家属拒绝再取栓),其血管再通率(78.6%)、颅内出血率(14.3%)、治疗有效率(50.0%)、预后良好率(57.1%)、死亡率(7.1%)与机械取栓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能有效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临床预后,即使是静脉溶栓无效后的再取栓(桥接治疗)也同样安全有效。
潘杨*,阳建国,郑银元,等.机械取栓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效果比较[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19(7):-.
国内研究:血管内治疗和静脉溶栓没有显著差异
我们一起看看一项国外研究结果:
研究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患者(基底动脉闭塞中风发作后6小时内)接受血管内治疗或标准静脉溶栓。主要指标为90天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范围0-6,0表示无残疾,3表示中度残疾,6表示死亡)。治疗安全性指标是治疗开始后3天内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和90天内死亡。
该研究共纳入例患者(血管内治疗组例,静脉溶栓例)。血管内治疗平均在中风发作后4.4小时开始。血管内治疗组例患者中68例(44.2%)功能恢复良好,静脉溶栓组例患者中55例(37.7%)功能恢复良好。
血管内治疗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为4.5%,药物治疗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为0.7%;90天死亡率分别为38.3%和43.2%。
结论:在基底动脉闭塞卒中患者中,血管内治疗和静脉溶栓在疗效上没有显著差异。需要更大规模的试验来确定血管内治疗基底动脉阻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我的题外话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优于静脉溶栓吗?因为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差异较大,研究对象分层还不是很细致,所以目前结论看上去还是有争议,这是专业的事儿,作为吃瓜群众的我,其实还想了解两种治疗的费用比较。卫生经济学研究还是太少了,只看疗效不看费用的讨论都是神仙论道,我想看有人间烟火烟火、接地气的研究报告。
既往笔记
药物预防隐源性脑卒中复发: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07-02
李永*谢谢您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