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动脉闭塞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LETS成军生物可吸收支架在下
TUhjnbcbe - 2021/9/24 23:35:00
患了白癜风如何治疗 http://pf.39.net/bdfyy/

20世纪80年代末,Tamai提出BVS,年Stack等率先研制开发,但是由于当时可吸收材料的选择性较少,支架内再狭窄率显著高于金属永久支架。同时代的BMS及DES取得的巨大成功,人们一度对BVS的热情明显减低。但是当DES的长期随访结果发现潜在的支架内血栓风险,可降解支架又被重新启动,目前已有十余种在临床试验中。年6月15日,第四届下肢动脉腔内治疗新技术峰会(LETS)期间,重庆医院的成*教授就BVS的临床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

BVS概述

Biodegradable、Bioabsorbable和Bioresorbable概念

Biodegradeable强调分解的概念,即支架在体内可消失不见而不关心其后的过程;Bioabsorbable强调吸附的概念,即向自身吸收或附着的过程,不一定含有分解的过程,也不一定被清除或排泄,显然用在血管内可吸收支架的表达不合适;Bioresorbable强调再吸收的概念,含有分解、吸收、排泄的过程,目前无论高分子聚合物或金属材料制成的可吸收支架,都符合其在人体内的演变过程,因此BRS/BVS的概念采用Bioresorbable的表达。不同于以往的习惯,BVS的表达中使用了Scaffold这个词,直译为“脚手架”的意思,它强调了这种支架暂时性支撑的特征,从而区别于Stent植入为永久性质的概念。

全降解支架材料:目前主要有全降解聚合物(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乳酸-已内脂共聚物、聚酐、可降解聚氨酯以及聚氨基酸-酪氨酸衍生聚碳酸酯)、可降解金属(镁合金、铁合金以及锌合金)以及可降解陶瓷。

全降解支架设计理念和目标

全降解支架的功能初期类似于DES,然后在体内全部吸收。血管重构时,没有永久金属残留物,从而恢复血管对生理刺激的自然反应,有助于血管晚期扩张改建,并有助于今后的再介入手术。去除了长期炎症的刺激源,从而有可能减免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与非侵入型诊断照影技术(MR/CT)相容,允许非侵入型的随访。

可降解聚合物支架

可降解聚合物支架,主要ABBOTT冠脉支架、Igaka-Tamai支架、REVA支架、IDEAL支架以及Stanza?自膨式可吸收支架。

BVS冠脉支架(ABBOTTVascular)

采用PLLA(聚左旋乳酸)、PDLLA(聚外消旋乳酸)涂层、Everolimus(第一个载药BRS)。纤维厚度:μm;压握直径:1.4mm;载药量:8.2μg/mm;全吸收时间:≈2年;BVS1.0需要冷藏在-20℃以防止支架老化;药物释放速度:28天内释放80%药物。年1月获CEmark,已在欧洲应用。年获得更为谨慎的美国FDA认证。年Absorb宣布退市

尽管早期的研究证实在经过严格选择的简单病例中,Absorb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在与金属药物洗脱支架对比的大规模长期研究中,未见优势,反有不足。年在NEJM上发表的ABSORBⅢ研究将名患者按照2:1的比例分入Absorb组或金属支架CoCr-EES组,随访1年内的TLV分别为7.8%和6.1%。年TheLancet上发表ABSORBⅡ的3年随访结果则发现,Absorb组的复合终点(心脏死亡、靶血管心梗与靶血管血运重建)为CoCr-EES组的2.17倍。年在NEJM上发表的AIDA研究在随访2年时尽管靶血管失败率没有出现显著差异,但两组的支架内血栓风险分别为3.5%和0.9%。年Absorb宣布退市。

Igaki-Tamai支架

采用PLLA(Mw>KDa);维直径:μm;长度:36mm;支架直径:5.0mm,6.0mm,7.0mm;无药物涂层。年11月获CEmark,目前该支架仅在欧洲获准用于外周血管的介入治疗。缺点:径向支撑力较弱。第一代支架经由8F指引导管释放,球囊扩张时需加热,持续30s,估计体内支架处温度为50℃。第二代Igaki-Tamai支架不再需要热塑性并可在6F鞘中输送。

REVA支架(酪氨酸衍生的聚碳酸酯支架)

12个月完全降解,Ⅰ型设计:高管腔丢失率(TLR)4~6个月为66.7%;改进型ReZolve带sirolimus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IDEAL支架

支架以含有水杨酸的多聚酐酯(PEA)为骨架,8.3μg/mm的西罗莫司涂层,不透X线。

Stanza?自膨式可吸收支架

可降解PLGA材料,用于SFA,自膨式。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支架的局限性

其强度不如金属支架,从而导致支架置入后早期回缩;局部炎症反应较强;生物降解速度较慢,仍然可以造成再狭窄;支架的透光性造成操作时定位困难;多聚物支架要求特殊的保存条件,保质期较短;某些聚合物支架要求特殊的输送系统。

生物可降解铁支架

铁是第一个可降解支架的金属材料。迄今为止,仅有一些动物实验评估了支架的疗效和安全性。Peuster等第一次试验了可降解铁支架(含铁>99.8%)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支架被植入16只新西兰白兔的降主动脉,结果显示在6~18个月的随访期间,支架机械性能良好,无血栓栓塞事件,无MACE。组织病理学证明无明显炎症反应和新生组织过度增生,无*副作用。对于可降解铁支架的评估仍待更多试验数据的支持。但是生物可降解铁支架存在局限性,包括支架的腐蚀方式为点蚀,降解速度较慢且不均匀,一般需要超过2年的时间才能完全降解;铁为磁性材料,MRI相容性较差。所以,有待研发新型的铁合金,以求优化其腐蚀方式和降解速度。

可降解镁合金支架

Biotronik公司(Berlin,Germany)研发了世界上首个可降解全金属支架(93%镁,7%稀土金属)。强度高,I型支架管腔丢失率比BMS和DES都高。带药物涂层的2型支架正在研发。但是可降解镁合金支架同样存在局限性。镁合金支架的降解速率过快,在3个月时间内已基本降解完毕。过早的失去支撑作用,容易造成负性重构导致再狭窄。另外,镁合金支架虽然具有良好的MRI相容性,但在“X射线”可视性较差。

生物可降解支架在国内的进展近况

新一代可降解支架在支架梁厚度、降解速度、机械强度等方面有所突破。尽管受到Absorb退市的影响,全球仍有10个厂家的16产品正在等待上市、或正在密锣紧鼓地进行着临床研究、或已获得批准上市。欧洲CEmarking已批准了7个新的生物可降解支架的上市。年2月27日中国SFDA也批准了首个生物可降解支架乐普的NeoVas在中国的应用。

国产生物可降解支架的品牌及主要数据

华安XinsorbBRS:由多聚乳糖平台、聚已胶质涂层结合抗增殖药物西罗莫司涂层构成,支架厚度为μm,完全降解需2.5年。FIM试验一年TLR分别为5.7%和9.4%,TLF分别为5.7%和9.4%;ST为2.9%。

乐普NeoVasBRS:聚乳酸(PLLA)平台、PDLLA涂层和雷帕霉素构成。支架梁厚度为μm,术后1年TLR为3.2%(vs2.5%),TLF为4.3%(vs3.5%)。

微创FiresorbBRS:聚乳酸为平台,涂层为PELLA及雷帕霉素,术后6个月和1年的主要终点TLF发生率、全因死亡、靶血管MI、ST、ISR发生率为0%;支架贴壁不良发生率为0.07%。

PSP标准流程:恰当的病变预处理(Preparing),充分的预扩张、合适的支架尺寸选择、高压后扩张、应用IVUS评估保证贴壁良好、以及术后长时间的DAPT。

BVS在外周动脉的应用

除冠状动脉疾病以外,下肢血管良性狭窄和阻塞性病变也是BRS治疗良好的适应证。由于下肢动脉病变和冠状动脉疾病有很多相似之处,且对支架的要求往往没有冠状动脉支架严格,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冠状动脉支架可以直接应用于下肢动脉,或者下肢动脉支架以冠状动脉支架为原型进行研发。但目前BRS在下肢动脉的应用仅限于少数的临床试验。

髂/股动脉

目前针对髂/股动脉段研究使用的支架均为PLLA类。Igaki-Tamai支架也是第一个植入人体股动脉的BRS一个植入人体股动脉的BRS,同时获得了CE标志。在PERSEUS研究中,纳入例患者,技术成功率为%,6个月再狭窄率为25%,对45例病变长度<6cm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6个月再狭窄率为30%,9个月辅助通畅率(对靶血管而非靶病变进行了干预)为91%。随后更名为REMEDY支架,在一项纳入例患者的注册研究中,6个月通畅率和辅助通畅率分别为70.2%和88.5%,TLR率为17.9%。GAIA研究中,作者对Igaki-Tamai支架治疗股动脉闭塞性病变做了报道,对30例患者随访1年,再狭窄率、TLR率在6个月和12个月分别为39.3%和67.9%、25.0%和57.1%,初始通畅率和继发通畅率在1年分别为32.1%和89.3%,结果与BMS相当。后续的GAIA-DEB研究中,同样针对股动脉闭塞性病变,但在释放支架前使用了紫杉醇药物球囊预扩,招募20例患者,再狭窄率、TLR率在6个月和12个月分别为10.5%和57.9%、0%和42.1%。

Linni等对股动脉病变进行BRS(REMEDY)植入与内膜剥脱术的横向比较,随访时间1年,结果显示BRS植入的短期通畅率明显低于开放手术,认为BRS不适合治疗股动脉闭塞性病变,且在股动脉狭窄性病变中也应谨慎选择。

而在ESPRITⅠ试验使用了雅培BVS支架,治疗35例跛行患者,植入髂外动脉或股动脉,随访2年,无截肢患者,1年和2年结果分别为:再狭窄率为12.1%和16.1%,TLR率为8.8%和11.8%,71%患者维持在卢瑟福0级,并且93.5%的患者达到最大行走距离m。

膝下动脉

百多力公司的AMS支架较早地进行了膝下动脉段的研究,AMSINSIGHT研究中纳入例患者,与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做了对比,6个月通畅率为31.8%,而PTA为58%,分析原因为降解时间过快,因为TLR较高,故第二代调整了合金成分,因此径向支撑力有了明显改善(坍塌压由0.8bar升至1.5bar),且延长了降解时间并加用了药物涂层,动物实验证实抗增殖作用维持1个月左右,但目前未见进一步应用于下肢的报道。

雅培BVS应用于膝下动脉的报道,对14例患者18处短病变植入22枚支架,随访6个月,初始通畅率和辅助通畅率分别为90.5%和%,TLR率为0%,初步结果满意。

展望

BVS的应用大部分还停留在临床评估阶段,且研究对象多为简单病变,而目前DCB、DES针对这样的病变治疗经验已比较成熟,BVS的临床效果要达到与之相匹配的结果还需要继续努力,但因其具有天生的理论优势,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潜力,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必将是支架相关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

尚需解答的问题:支架降解的时间为多久才合适?

过早,则无法达到抵抗PTA术后血管急性回缩的目的,且由于此时“正性血管重构”尚未完全,支架降解产物极有可能造成血管狭窄;过迟,则生物降解支架的临床应用价值将大打折扣。另外,支架降解及其降解产物对靶血管和人体的影响,完全生物可降解支架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等,也需要更多的学习与工作予以解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LETS成军生物可吸收支架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