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人都有过崴脚的经历
大多数人都会认为
崴脚只是小伤
只要没骨折,在家养养就好了
但其实崴脚没那么简单!
严重会丢命……
近日,医院的急诊科来了一位69岁的吴阿姨(化名)。吴阿姨一脸愁容地告诉医生,自己没什么基础性疾病,就是突然有些胸闷、气急。
急诊科的徐医生仔细询问吴阿姨后,得到一个重要信息,三天前,吴阿姨的脚崴了。
因为脚崴了,吴阿姨在床上一动不动躺了一天,第二天感觉好些后她就下床走动,没想到第三天,就觉得胸闷、难受。
经过一系列检查发现
吴阿姨患有右下肢小腿肌间静脉血栓
而且报告显示
她还患有两侧肺动脉栓塞
需要立即住院接受治疗
一听到自己得了肺栓塞
吴阿姨有些蒙了
“我不就崴个脚,怎么要住院了呢?”
原来,吴阿姨脚扭伤后
长时间卧床休息
导致扭伤处形成血栓
血栓没能及时分解掉,附在了血管壁上
脱落后又随血液一同流淌
跑到肺上引起肺栓塞
徐医生表示
医院了
如果放任病情发展下去
很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曾经就有一位年轻女士因为崴脚
丢了性命
这名女士崴脚后没过几天
便陷入昏迷,12天后离开人间!
最终死因就是肺栓塞!
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刘建龙指出:
从受伤经过看,在女士脚踝扭伤后,软组织肿胀伴强烈胀痛从扭伤的脚踝处一直延伸到小腿肚,脚尖出现麻痹感,这样的症状就提示了她受伤的下肢极有可能形成了下肢深静脉血栓。
据徐医生介绍
肺栓塞是一种十分凶险的疾病
但让人担心的是
很多早期得了肺栓塞的病人
往往没有典型病症,很容易被忽视
像文章开头提到的吴阿姨(化名)
如果不是
出现了胸闷、气短的状况
医院就诊
▼
“等到出现胸痛、咳嗽、咯血等症状时,往往堵塞的情况已经很严重了。”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
哪些情况容易得血栓呢?
(1)长时间静坐久卧不活动,如在长途旅行,乘坐飞机火车过程中;
(2)女士在孕期及产后,口服避孕药也会增加血栓的风险;
(3)近期接受大的手术、卧床制动或受到创伤,造成骨折等;
(4)其他的像高龄、肥胖、家族史等。
据了解,每静坐一个小时
静脉血栓形成风险会增加10%
静坐90分钟
关节的血液循环降低50%
在当今社会
随着工作节奏加快
办公室的白领忙于紧张工作
长时间的静坐和缺乏饮水
同样面临疾病的风险
我们该如何预防?
1.及时补充水分
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补充水分,每小时最好补充ml的水,避免血液黏稠。
2.经常运动脚部
每小时要做3-5分钟的脚部运动,包括脚尖、脚趾及膝盖运动,促进血液回流。
例如:做踮脚尖、按摩腿肚等运动。
△仅供参考
△仅供参考
3.切勿久坐,定时起身
登上交通工具切勿只顾坐着和睡觉,应当定时起身活动,避免长时间对血管的压迫,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办公室的白领可以选择到茶水间喝杯水,既活动了腿部又补充了水分。
4.定期进行体检
除了血栓易发因素本身的预防,我们还要重视身体机能的状态,通过简单的血液化验和影像学检查,我们就可以及时发现或排除下肢深静脉血栓,毕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目前最常见的肺栓塞“前奏”。
千万不要把崴脚
不当回事了
◆据海宁电视台大潮网、FM93交通之声、广东公共DV现场
原标题:《女子崴了脚,第一天卧床,第二天能走了,第三天却差点把命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