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有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我们学习禅修,在身心两个方面都不能落下。我们的身体结构是非常的复杂和精妙的,维持我们生命的三大要素是空气,食物和水。空气是我们每天都要呼吸的“生命气体”,而我们呼吸是身体与外界空气交换的过程,我们人类的呼吸过程是空气进入人体肺部,通过肺部换气,然后气体通过血液运输到体内各组织细胞,它们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这种物质交换的过程,血液在我们呼吸中起到运输的作用。据科学统计,我们吸入空气通过血液在体内循环一周,大约需要24秒,一昼夜共计周,我们呼吸的次数,一昼夜大概2万多次。这些我们平时并不怎么在意,当我们呼吸正常时,血液运行没有阻滞,身体就健康,一旦有阻滞,身体就会出现病痛。
我们将食物和水摄入到胃部,然后身体各器官分解消化,通过血液将我们人体需要的营养输送到体内每个细胞,这样才能延续我们正常寿命。体内血液阻滞会导致我们生病,主要是我们呼吸不正常,导致不能很好的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其次我们体内的血液,大部分都在腹部,当我们腹力不够,就会发生瘀血,从而导致身体各个器官失去调和。再次,我们体内的内脏器官,不是由我们大脑直接控制的,是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的,所以我们并不能通过意念来控制它,当器官内的血液受到阻滞而生病,我们是很难预防的。最后,我们的心脏的跳动,血液通过动脉流向全身,而静脉是全身各器官组织运送血液返回心脏的血管体,比较微弱,也容易受到阻滞。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身体内的血液只有不停的流动,身体才健康,一旦血液出现停滞,身体必然会出现疾病。在《庄子·刻意》记载:“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就是吐纳呼吸的养生术。而禅修中的静坐,能使我们大脑皮层的活动镇静正常,从而促使全身各个器官运行更为顺利和协调,同时通过呼吸练习,借助呼吸调整我们腹力,除去腹部的瘀血,通过静脉返回心脏,再由心脏将血液输送到的全身,如此血液循环就能够十分优良,从而疾病就不容易产生。
我们的心理也能影响生理。如果我们内心出现焦虑,暴躁易怒,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都会影响到我们身体各个器官正常运转,从而导致我们生出疾病。美国生理学家Cannon就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人在焦虑忧郁的时候,会抑制肠胃的蠕动,抑制消化腺体的分泌,引起食欲减退。发怒或突然受惊的时候,呼吸短促、加快,心跳激烈,血压升高,血糖增加,血液含氧量增加。突然惊恐使甚至会出现暂时性的呼吸中断,心电图会发生波形明显改变。
许多病理学家的研究也表明,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总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心理健康会影响人的生理健康。例如,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高度紧张或抑郁状态下,由于体内激素分泌、肌肉紧张度等的变化,会导致免疫系统难以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这时人的抵抗力就会下降,疾病也会趁虚而入。这也正是为什么那些情绪不好的人容易得感染性疾病,为什么心情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人容易患癌症,为什么肥胖的人容易患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所在。
禅修中的静坐,不但在生理方面可以使血液正常运行,在心理方面能使我们全身精神统一集中,促使我们心理健康的发展。我们的心理得到安宁,思想就会清明和愉悦,身体上自然而然的就会平正气和,从而能去病延寿。
—END—
佛教是一个博大精深、纷繁复杂的世界,如果你对佛教感兴趣或者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