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45岁以后,体内的新陈代谢的速度就会减慢,血管的功能也会开始降低。
而血管又是人体输送血液的媒介,它能将营养物质运送给有需要的器官、组织,最后才得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
血液要通畅流动,首先,要有一条完整的血管,且内膜很光滑;其次,要保证血液是流动的状态,而不是有血栓。
所以,血管堵塞也主要有2个原因:
1、血管出现问题
血管问题比较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由于脂质沉积在血管的内膜下,导致血管内膜不光滑,被破坏。如果脂质越来越多,就会像泥浆堵水管一样,管子内部的空隙就会越来越小,最终就会导致血管闭塞。
2、血液出现问题
当血液里有杂质,那么血液流通就会成问题,在某些情况下就会形成血栓,也就是固态的血,不能流动了。
因此,血管堵塞可能是这两个因素里面的某一个,也可能是两个原因都有。
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血管堵塞
行走困难、间歇性跛行、下肢的凉、麻、疼以及皮肤变得苍白或紫绀以及下肢突然的水肿等等,都要警惕是不是血管出现了问题。
除了要留意身体是否有以上症状外,我们还需要做好这3件事,来预防血管堵。
坚持做这3件事,可以预防血管堵塞,应对血管危机
一、饮食要合理
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糖、低盐是最好的饮食方式,并且要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来降低血液的粘稠度,才有利于预防血栓的形成。
二、多运动
长期不锻炼的人,体质会很差,体内代谢会很缓慢,不仅身体发胖,还会引起体内各个指标波动,血液会变得粘稠,也就会增加血管堵塞的风险。
三、体检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定期体检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仅关乎自身的健康,还会直接影响到晚年生活的质量。因为,像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早期信号都是不明显的,而且非常容易与其他疾病的症状混淆在一起。
单纯主观感觉很难察觉到异样,当出现明显的症状时,身体往往是已经受损了。而此时治疗难度会加大,恢复周期也会延长。
所以,如果能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也就能更好地控制身体的各项指标,自然也就能尽可能让血管功能保持正常了。
关于血管堵塞的用药原则
血管堵塞预防主要是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以及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等。两者合理地应用,也就能够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的发展,从而预防血管内部变窄,所以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
而对于静脉血管堵塞,预防静脉血管内的血栓形成,就需要应用低分子肝素,口服的药物如华法林、阿哌沙班,就能够起到抗凝的作用,从而避免血管内部血栓的形成,防止静脉血管出现堵塞。
所以,血管堵塞要根据病因、临床症状,以及危险因素等,来决定最后需要用什么药物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