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就是脑血栓,50岁以上的人群、高血压及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等,都是脑血栓发作的高危人群,脑血栓容易安静及睡眠状态下发病,这也是导致无法及时发现脑血栓、进而造成更大危害埋下伏笔。
什么是脑血栓?
脑血栓的形成是脑梗死最为常见的类型,实际上,脑血栓的形成是脑血管闭塞的一种形式,直白点说,就是血管被凝血块堵住了。人体血液中的血小板,可以促进血液凝固,这就是我们体表受伤后,自身止血的一种机制。相对来说血管中流动的血液很难形成凝血块,不过动脉硬化后,就很容易令血管凝结附着在血管壁上,脑血栓就是这样形成的。
脑血栓形成的原因
第一、脑血栓的基本病因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经常伴随高血压病症,其实脑血栓与动脉粥样硬化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第二、其他病症也可能导致脑血栓,比如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都可能导致脑血栓。
第三、还有些脑血栓很难找到明确的病因,其可能性病因包括脑血管痉挛、来源不明的微栓子、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蛋白C与蛋白S异常等。
脑血栓的临床表现
在安静或者睡眠时多会发生脑血栓,有些患者会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会有肢体麻木无力等特点,突然出现一侧的上下肢麻木、口歪眼斜、言语不清等现象。
如何预防脑血栓
50岁以上的人群是脑血栓的高危人群,脑血栓经常伴随高血压、高血脂、肥胖、高血糖等病症,因此要预防脑血栓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控制血压;50岁以上的人群一定要将血压控制在相对水平上,不过也不要可以将血压讲得过低,低血压可能导致供血不足,也会导致脑血管栓塞。
第二、对于基础疾病要积极控制;已经患有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及短暂性脑缺血的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预防治疗。
第三、平常不要吸烟,也不要大量饮酒。可以适量饮用红酒,帮助软化血管。
第四、要做好定期检查,最好半年就进行1次胆固醇、血脂与颈动脉超声的检查。
第五、饮食要规律健康;肥胖患者必须控制体重,限制主食摄入量,尽量少吃或者不吃动物脂肪与内脏,因为这些食物含有比较高的胆固醇及饱和脂肪酸,令动脉硬化情况加重。建议食用优质蛋白质,比如牛奶、鱼类、蛋类、豆制品等,多吃瘦肉。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果蔬,以及豆制品、乳类食物等。饮食坚持清淡原则,避免吃的太咸。
第六、保持良好心态,避免劳累过度、熬夜生气等,经常劳累上火容易导致便秘,可以多吃苦瓜等。
脑血栓要做好预后工作
脑血栓虽然病死率低,但是致残率比较高,随着年龄增加病死率也会明显升高,常见的原因就是多脏器衰竭、继发性感染、心肺功能不全等。有20%的患者会在1-2年内复发。
因此脑血栓患者一定要终生服药,避免复发,并且服药一定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