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动脉闭塞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家中有老人的市民请查收这份暖心温血的提
TUhjnbcbe - 2024/5/10 16:53:00
哪家医院能够治愈白癜风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新春佳节至,此时此刻的您无论是在家团圆,还是仍然在路上奔波,或坚守在工作岗位上,都请查收这份暖心温血的提醒!在冬季,大家除了防寒保暖外,还应特别注意防范心血管病来袭。适逢新春佳节,南方医医院心血管科赵益业主任医师提醒大家,冬季是心血管病的高发期,无论是家中有老人的市民,还是工作压力大的人群,都要特别注意做好心血管病防范措施,欢度春节。

心血管病有多常见?为什么在冬季高发?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约有3.3亿,也就是说几乎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患有心血管病。赵益业主任医师指出,目前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更是一年中心血管病高发时间段,这一点在老年人身上更加明显,心血管病在冬季高发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寒冷且骤寒骤暖。在低温情况下,血管会收缩,容易引起重要的脏器如心脏缺血缺氧,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而且冬季昼夜温差大,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容易出现紊乱,增加诱发急性病症的可能性。

2.血压波动大。冬季激素水平的变化、室内外温度的变化等,容易造成血压波动,尤其是老年人,血压的来回波动会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容易造成心绞痛或脑血管的问题。

3.空气污染。冬季空气污染相对多发,PM2.5等污染物会加快心率,升高血压,激发血管炎症反应,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从而引发心脏病。另外雾霾天气气压低,空气中氧浓度也低,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等心肺功能欠佳的患者易缺氧。

4.上呼吸道感染。秋冬季节,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上升。感染后,肺组织的氧交换能力降低,心脏负担增加,容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心力衰竭也更容易出现。

5.运动减少。由于天气寒冷,市民户外活动减少,更多地在室内娱乐,年轻人可能更多地上网玩游戏,还有坚守在办公室工作的人群,通常都会久坐不动,再加上气温低,容易引起血管收缩、血流缓慢,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6.饮食不当。冬季适逢新春佳节,市民往往容易摄入更多高脂肪饮食,引起肥胖,血压和胆固醇水平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发作的可能性。

这些人群要特别注意防范!

赵益业提醒以下这些人群应尤其注意防范心血管病。

1.患有高血压。据估计,全国有血压正常高值人数约为4.35亿。长期高血压可使脑动脉买血管壁增厚或变硬,管壁变细。当血压骤升时,脑血管容易破裂发生脑出血;或高血压加快动脉硬化过程,动脉内皮细胞液受到损伤,血小板易在伤处聚集,又容易形成脑血压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2.长期吸烟。数据显示,吸烟者心血管病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得多,蛛网膜下腔出血多3-5.7倍。因为烟碱可促使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含量增高,促使血小板聚集和内皮细胞收缩,引起血液粘滞因素的升高。

3.熬夜压力大,吃动不平衡。深夜EMO、情绪不稳定、习惯熬夜玩游戏、刷视频是许多年轻人的常态;生活节奏紧张,家庭、事业让中青年人的压力也不断增大。同时,冬天过量饮酒、摄入太多食物脂肪、缺少必要的运动,导致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血液流速会减慢,血粘度迅速升高,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时调理,将会引发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脂肪肝等心脑血管疾病。

4.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环境中。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室外空气污染物浓度升高与心血管病死亡及发病增加存在显著关联。总悬浮颗粒物(TSP)、SO2、NOx和PM2.5显著增加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病死亡风险。

此外,血脂异常、糖尿病、慢性肾脏病、代谢综合征、睡眠障碍患者也应提高警惕。

心血管病发病征兆,家中有老人的市民应特别注意!

数据显示,心血管病死亡高居我国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在心血管病高发的冬季,应尤其注意心血管病发病症状。赵益业强调,家中有老人的市民应特别注意:心血管病发病时,通常表现为血压异常波动和痉挛,患者会出现胸闷,有难以形容的压迫感。这些症状如果在5—15分钟内不能缓解,则属于心血管病的急性发作,应马上就医。

安全度过新春佳节,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赵益业提醒大家,冬季心血管病患者特别要做好以下几点:

1.规范用药。严格遵医嘱用药,根据气候变化,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控制心血管疾病复发,控制好血压。

2.注意保暖。气温零摄氏度以下和雪天时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外出时要做好保暖防护。

3.科学运动。老人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睡醒时不要急于下床,先在床上躺一会儿。心脑血管疾病在清晨多发,心血管病患者不宜晨练,这主要是由于清晨人的血小板容易聚集,血压容易升高,心跳增快,激素水平旺盛,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在清晨时不能剧烈活动,冬季要等到太阳升起来之后再去运动。

4.制定合理的膳食。低盐低脂饮食,每天食盐量(包括酱油)要减至5克左右,吃饭不可过量,老年人七成饱即可。老人对口渴反应迟纯,容易缺水又不易觉察,所以要早起饮温开水毫升,一日三餐外多饮些水,有助于使血液稀释,避免血栓形成的可能。低脂清淡饮食,有稀释血液及保持血液循环畅通的作用。多食用含膳食纤维充足的食物。

5.严重雾霾天时注意做好防护措施。空气污染严重时,尽量呆在室内,一定要外出的情况下戴好防护口罩。

6.心态平和。情绪波动是心血管疾病的大忌,要保持开朗,情绪稳定且安定,要正确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刺激和突发事件,保持不生气,不发火,少激动,做一个不EMO的人,保持正能量。

心血管科介绍

南方医医院心血管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连续三年上榜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医院最强科室推荐”榜单。连续三年上医院心病最强专科。

科室由专科普通病房、冠心病监护病房(CCU)、心脏导管室、心电图室、运动平板检查室、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室、心脏磁共振诊断中心、中医综合治疗室、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等组成。学科以西医为基础,中医为优势,中西医结合为特色,优势互补,集医、教、研为一体,是全面发展、团结协作的科室。设备精良,诊疗技术先进,目前拥有DSA(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心脏磁共振扫描仪、IABP(主动脉球囊反搏)、心脏彩色多普勒、运动心电监测仪、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中央监护仪、移动式同步十二导联心电图机等先进设备,可以系统地对心血管疾病进行有创或无创性诊断治疗和风险评估。

本专科拥有一支结构层次合理、富有朝气的学术和医疗技术队伍,高级职称4名,副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4名,初级职称4名,其中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9名,博士研究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

特色技术:心血管科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患者利益为先、临床疗效为先的理念。现代理化检查、中医四诊、辩证治疗、中西医治疗(药物、手术、理疗、心理)协同并重。对心血管内科常见的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及心律失常等疾病具有丰富的中西医诊疗经验。常规开展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射频消融术和起搏器植入术。

医学指导专家介绍

赵益业,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85级少年班,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师从全国名老中医、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任继学教授。医院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南方医医院心血管病科主任医师。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著作1部,副主编2部。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家组成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和谐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专家顾问。

医疗特长: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脏、血管疾病;胸闷、心悸、头晕、头痛等内科常见病、亚健康状态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心律失常的起搏器治疗,冠心病的介入诊疗。

(通讯员:张诚斌)

1
查看完整版本: 家中有老人的市民请查收这份暖心温血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