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动脉闭塞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颈动脉斑块,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
TUhjnbcbe - 2023/11/25 22:26:00

血管是人体的生命线,它既是血液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全身组织细胞的通道,也是机体代谢废物输送至肝、肾等解*排泄器官的渠道。在年龄增长、不健康生活方式、“三高”基础病等危险因素的长期作用下,血管会逐渐“受伤”,血管内皮受损。而血液中的脂质成分、纤维组织、钙质等“垃圾”沉积、附着在血管壁上,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继而变成血管斑块。

斑块的类型

血管斑块有着多幅面孔,有些是相对“安分”的稳定性斑块,有些则是极为任性的不稳定性斑块。稳定性斑块外层有着一层厚实且坚固的“纤维帽”,内在亦比较坚硬稳定,危险性较小,除非它的体积增大至导致血管腔严重狭窄或阻塞。而不稳定斑块又称为易损斑块,它外层的“纤维帽”较薄,很容易破裂,且内部往往长了新生血管。一旦斑块破裂,它内部血管中的血液喷发而出,凝固形成血栓,继而堵塞血管。

如果把血管比喻成马路,不稳定性斑块就像“马路杀手”,随时有可能横冲直撞影响道路秩序,导致严重的大塞车。总之,血管斑块就像一颗藏在血管中的“炸弹”,它可能在没有任何明显症状的情况下悄悄搞事,堵塞血管导致相应组织或器官的氧供和血供被切断。如果堵塞的是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的血管,便可能发生让人闻之色变的心梗、脑梗,可危及生命。可以说,血管斑块尤其是不稳定性斑块是包括心梗、脑梗在内的心血管事件最重要、最常见的原因和启动因素。预防心血管事件,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必须战略前移,做好高危人群血管斑块的早筛查、早评估和早干预。在及时发现血管斑块的基础上,结合个人情况评估斑块的危险程度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再进行个性化的风险干预,比如严格控制血脂(不同风险人群,血脂达标指标不同),最大程度地消除血管斑块带来的风险。

通过影像学检查和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预警生物学检测(如高敏肌钙蛋白、髓过氧化物酶、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磷脂酶A2等),实现易损斑块的精准评估和识别。在此基础上,可通过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和精准的预防用药等手段,聚焦体重,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等指标的控制,实现血管斑块的有效管理和干预,预防心脑血管事件。

1
查看完整版本: 颈动脉斑块,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