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动脉栓塞是常见病和高发病,指的是周围动脉被栓子堵住,导致远端缺血,从而引起疼痛、间歇性跛行、肢体坏死等症状。如果病情严重,可能需要截肢,甚至还会危及生命,因此要正确预防这种疾病,那么如何预防周围动脉栓塞?
预防周围动脉栓塞,四种方法效果好
1、合理膳食
周围动脉栓塞的发病与不当的饮食习惯有一定的关系,若能合理膳食,对预防这种疾病有一定的作用。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长时间不吃早餐,晚餐不宜吃得太过丰盛,尽量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晚上活动量比较少,消耗速度慢,如果吃得太过油腻,会导致脂肪在体内堆积。还要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原则,减少盐分、脂肪和糖分的摄入,防止血压、血脂和血糖升高。
2、科学运动
预防周围动脉栓塞,要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坚持进行科学的运动。尽量选择有氧运动,如慢跑、瑜伽等,运动前需要先热身5~10分钟,这样不仅能防止运动损伤,也可以使心率处于上升水平,有效提高运动效率。通过适当的运动可以加快外周动脉的血循环,也有助于减少体内的脂肪和胆固醇,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周围动脉栓塞。
3、定期体检
引起周围动脉栓塞的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所以心脏病患者需要定期体检,了解病情的发展变化。二尖瓣狭窄或心房纤颤等可能会诱发左心房血栓,左心房血栓发生脱落的可能性比较大,容易进入周围动脉,造成周围动脉栓塞。定期进行体检可以及时发现这些病变,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防止血栓脱落。
4、进行导管插入和手术时需正确操作
如果需要进行导管插入和手术,应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保证手法轻柔,否则操作时可能会带入异物,也可能造成血管壁斑块脱落,使周围动脉血管出现栓塞。
患上周围动脉栓塞,及时治疗是控制病情的关键
周围动脉栓塞容易引起肢体缺血,只有尽早解除血栓,恢复血液流通,还可改善缺血问题,避免组织缺血坏死。大多数情况下要进行手术治疗,常用方法包括动脉切除取栓术以及球囊导管取栓术,后者应用率较高,使用带囊导管将血栓取出,不会造成很大损伤。手术过程中可以使用抽吸延长管,抽吸延长管能更快引流血栓和血液。如果病情轻微或者无法耐受手术,则可采取非手术疗法,如溶栓治疗、抗凝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