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动脉闭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 [复制链接]

1#

医脉通指南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南风

近年来,随着血管内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起源于外周血管的诊疗技术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和神经血管介入协作组对版指南进行了更新和修订,发布了年《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以期进一步提高我国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诊疗的水平。医脉通小编将重要推荐整理归纳供大家学习,指南全文请见左下角“阅读原文”。

脑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有一定程度的创伤性和风险,其应用范围较前缩小。但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详细了解脑血管病变的部位、程度以及侧支循环情况,从而更好地开展脑血管病的对因治疗(如对颈动脉狭窄是否采取外科治疗或血管内治疗等)。这时,DSA仍然是其他检查手段所无法替代的重要方法。

一、DSA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表1)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表

二、推荐意见:

实施DSA检查前,应当对患者进行适当筛选,充分评估检查的风险和必要性,必要时可先行无创检查(I级推荐)。

颈动脉狭窄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研究表明,约1/4的卒中归因于颈内动脉(internalcarotidartery)颈段狭窄和闭塞引起的缺血性事件。近年来,随着导管内技术的发展和脑保护技术的应用,颈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血管成形术(carotidarterystenting,CAS)正在成为替代CEA的治疗方法。本指南以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介入治疗为主,也涉及放射性狭窄和颈动脉夹层等的介入治疗。

一、CAS适应证和禁忌证(表2)

支架血管成形术(CAS)适应证和禁忌证表

二、推荐意见

(1)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70%~99%的患者,可考虑行CEA或CAS治疗(I级推荐,A级证据)。

(2)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50%~69%的患者,同样可考虑行CEA或CAS治疗(I级推荐,B级证据)。

(3)对于大范围脑梗死患者实施血管内干预时,可在2周后实行CEA或CAS治疗。对于TIA、小卒中、非致残性卒中,2周内行手术或血管内处理对预防卒中再发更有利(Ⅱ级推荐,B级证据)。

(4)对非症状性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在充分评估患者手术的风险与获益比的情况下,且在围手术期致残或致死率能够控制在3%以下时,可以考虑行CAS或CEA治疗(II级推荐,C级证据)。

(5)行CAS治疗的患者,术前应给予氯毗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术后两者联用至少3个月(1I级推荐,C级证据)。

(6)其他二级预防方法参见《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

(7)CAS应由能将围手术期致残或致死率控制在6%以下的手术者或机构实施(Ⅱ级推荐,B级证据)。

颅外段椎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缺血性卒中近1/4发生在椎-基底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后循环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颅外脑血管狭窄的患者中,25%~40%发生在椎动脉颅外段。

推荐意见:

(1)症状性椎动脉颅外段动脉狭窄≥50%的患者,若药物治疗无效,可考虑血管内治疗(Ⅱ级推荐,C级证据)。

(2)非症状性椎动脉颅外段高度狭窄≥70%患者,若狭窄进行性加重,可考虑血管内介入治疗(Ⅱ级推荐,C级证据)。

(3)非症状性椎动脉颅外段高度狭窄≥70%患者,若伴有对侧椎动脉先天发育不良或缺如,可考虑血管内介入治疗(Ⅱ级推荐,C级证据)。

(4)症状性锁骨下动脉狭窄≥50%患者,若药物治疗无效,可考虑血管内治疗(Ⅱ级推荐,C级证据)。

(5)行椎动脉和锁骨下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患者,应给予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术后两者联用至少维持3个月(II级推荐)。

(6)椎动脉和锁骨下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应在能将围手术期并发症控制在较低水平的医疗机构开展(Ⅱ级推荐)。

颅内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

在全球范围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研究表明,在白种人中8%~10%的缺血性卒中是由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而在中国和其他亚洲人群,可能有超过30%的缺血性卒中是由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引起。目前强化药物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虽有一定效果,但尚欠满意。

推荐意见:

(1)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宜首先采取优化的药物治疗(I级推荐,A级证据)。

(2)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在完善的影像学评估及风险/效益衡量后,医院行球囊成形和(或)支架置入治疗,但具体效果需进一步临床研究来确定(Ⅲ级推荐,C级证据)。

(3)非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目前尚不推荐球囊成形和(或)支架置入术治疗(I级推荐,A级证据)。

文章整理自: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中华神经科杂志,,48(10):-.

声明:

指南全文经《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医脉通,仅限于非商业应用

小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