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白癜风专科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由于操作不当而造成的并发症是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最大的障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甚至危及生命。“-1=0”,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常使介入医生成绩归零,陷入窘境。
——医院周玉杰教授
★
股动脉路径并发症的处理——技巧篇
股动脉由于内径相对较大并且容易操作,目前仍是经皮冠状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的常用路径。95%以上的外周血管介入采用股动脉路径。与开放式外科手术相比,经皮介入术发病率和病死率较低,但是这种介入方式也有其独特的并发症。其中与股动脉路径相关并发症是手术相关发病及病死的主要原因。
据报道,与介入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9%。而其中20%~40%需要外科修补。随着对介入路径并发症的了解增加,以及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股动脉介入并发症发生率已逐步下降。
血管通路的并发症轻者可表现为小血肿,仅引起患者不适,重者则可表现为致命的腹膜后出血。广义上来讲,这些情况可由于穿刺不准确或鞘管过大所致,或者由于手术结束时止血不当所致。20%~40%的并发症需要外科治疗。血管通路的并发症包括:出血、假性动脉瘤形成、动静脉瘘、血管穿孔、腹膜后出血、夹层及闭塞。
减少血管并发症的方法
1.在放射线下定位股骨头的下1/3。
2.仅穿透前壁,且穿刺针进入股骨头下1/3的股总动脉(CFA)。
3.对于肥胖、脉搏弱、复杂介入通路(如:潜在出血倾向及颈动脉支架的病例)等情况要通过多普勒超声定位CFA。
4.导丝操作要谨慎,鞘管要通过扩张器置位。
5.介入鞘管置位后再给予抗凝药物。
6.根据体重调整肝素用量使活化凝血时间(ACT)维持在~秒。
7.股动脉造影采取同侧30°以显示穿刺位置。
8.穿刺点过低容易导致假性动脉瘤,穿刺点高于腹壁下动脉增加腹膜后出血的风险。
9.术后患者离开导管室之前,根据医生的熟练程度及习惯必须提前计划好采用何种方式(徒手按压或选择合适的血管缝合装置)对血管路径进行处理。
10.完成冠脉造影时如发现有活动性渗漏要立刻处理,采取的方式为弹簧圈栓塞、覆膜支架或外科手术。
11.根据鞘管的大小及抗凝药的应用来调整人工按压的时间及强度。
12.手术后,对于低血压、腹部疼痛、腹股沟不适的患者需立刻进行影像学检查。怀疑腹膜后出血的患者需要进行造影及介入,如:弹簧圈栓塞及覆膜支架。
13.在某些病例中也需要多学科合作及外科医生的参与。
图1、2显示在股骨头上方合适的CFA穿刺点。
图1经鞘管的前后位造影不能显示穿刺点
图2经鞘管的右前斜位30°造影可显示股骨头上方理想的CFA穿刺点
表1经皮股动脉路径的不同血管并发症
★
特此声明:资料来源于以下书籍。
出版社: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外文书名:ComplicationsofInterventionalCardiovascularProcedures:
ACase-BasedAtlas
平装:页
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16开铜版纸印刷
ISBN:-7---1
开本:国际16开
限时优惠价:78元+包邮/原价98.00元
长按
国际权威心血管内科专家主编,国内权威心血管内科专家主译,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真实记录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各类并发症病例,经验丰富的医生分享并发症发生时的反应、应对策略及经验教训,余幅翔实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辅助读者增加学习体会。
2
著/译者简介
主编
伊萨姆?D?穆萨(教授,美国梅奥医学中心);
史蒂文?R?贝利(教授,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中心);
安东尼奥?科伦坡(教授,医院)
主译
周玉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霍勇,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
葛均波,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心导管室主任,心内科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
马长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分别在医院、医院医院的心内科工作;医院心肺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
杨士伟,北京大学医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医学博士后,医院心内科12病房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冠心病介入治疗和临床心脏病学。
3
内容简介
《心血管介入治疗并发症——病例与图谱》一书共分3部分,22章,介绍了经皮冠脉介入并发症、瓣膜和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并发症及外周血管介入并发症等,收集了与心血管治疗相关的几乎全部并发症,以病例和图谱的形式呈现给读者,重在实用。围绕具体病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详细描述了心血管介入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诊断与处理,以及能否和怎样避免,并配有病例分析、经验教训的总结。书中包含多幅清晰的临床介入手术相关图片,并配有DVD视频光盘一张,真实再现了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应对和处理过程,对心血管介入医师具有极高的学习和参考价值。
4文摘与插画5视频截图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