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咳血找不到病因,此次住院几天内已咳血近毫升,患者情况危急!近日,东莞援医院接连开展新技术项目,成功挽救了一名反复大咯血患者的生命,充分展现了广东援疆第三师图木舒克工作队医务人员深厚的医术造诣和拯救生命的责任感。患者反复咳血辗转多地治疗患者日某(化名),64岁,反复咯血3年,曾医院治疗,但效果欠佳。此次再因大咯血住院,患者几天时间咯血总量已接近毫升。“患者反复大咯血,随时可能因失血性休克引起死亡。但病因不明,病情十分危急。”援疆呼吸内科专家赵杰峰立即组织全院会诊,东莞援疆放射科专家陈建春考虑可开展支气管动脉CTA+三维重建新技术项目,通过三维重建图像可以明确病因并下一步指导治疗。CTA图像显示,日某的右支气管动脉明显增粗、迂曲并存在血管畸形可能。东莞援疆血管外科专家袁广庆考虑患者反复大咯血,病情危重,通过CTA已初步明确病变部位,可行经皮经股动脉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在与患者充分沟通并签字同意后,袁广庆迅速对患者右股动脉进行穿刺、插管,造影考虑2根右支气管动脉明显迂曲、增粗合并血管畸形,经微导丝、微导管引导,使用聚乙烯醇(PVA)栓塞颗粒联合微弹簧圈依次栓塞2根右支气管动脉,术中探查双侧肋间动脉、腰动脉及腹腔动脉等均未见出血及血管畸形表现。1小时内,血管内微创介入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日某生命体征平稳,随访1个月无再发咯血表现。患者及其家属医院及广东援疆医疗队的专家们。援疆专家开展多项治疗新技术如今,医院已有30名广东援疆医生,其中包括11月刚到达的新一批东莞市“组团式”柔性援疆医疗专家。作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广东援疆驻第三师医疗队,专家们正依托我省先进的医疗卫生优势和丰富的技术资源,用先进的医疗技术与医疗资源惠及师市各族职工群众。11月21日,医院心血管内科首次成功开展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成功为一名冠心病复杂病变的患者实施了首例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的复杂冠脉成形术,全面开启该院冠脉介入精准诊疗新时代。医院介入中心成立以来,成功救治了数千名心肌梗死患者。此次血管内超声(IVUS)的成功开展,不仅为患者解决了“心”病困扰,也提供了更加安全、准确、可靠的后续治疗和决策方案选择,医院心血管介入整体水平,为辖区广大冠心病患者带来福音。据统计,11月,医院血管外科开展肝癌领域2项新技术、开展静脉血栓栓塞症(VTE)腔内治疗4项新技术,进一步增强着医疗援疆的技术含金量。2项肝癌领域新技术:经股动脉超选择性肝动脉灌注化疗+载药微球栓塞术。患者老年女性,确诊肝癌并在外院微创治疗1年后复发,此次复查腹部CT肝内肿瘤直径已接近10厘米,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行经股动脉超选择性肝动脉灌注化疗+载药微球栓塞术,术中不仅进行传统的腔内微创介入化疗栓塞术,还使用国内外较先进的栓塞剂——麦瑞通载药微球,此款微球可以把化疗药物吸附在微球中并缓慢释放,加强栓塞化疗效果,亦可减少肿瘤患者手术次数。4项静脉血栓栓塞症(VTE)腔内治疗新技术:经颈静脉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术、下腔静脉血栓acostream机械取栓术、下肢静脉血栓acostream机械取栓术。其中Acostream机械取栓装置是国内目前一线机械取栓装置,极大提高术中取栓效率及改善患者预后。自VTE防治体系建立以来,已有10余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选择腔内介入手术,效果显著。此外,医院血管外科在11月还举行了2期学术讲座“Acostream静脉取栓导管的应用”和“下肢静脉曲张消融系统的临床应用”,为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南方+记者欧雅琴欧雅琴健康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