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节:
一.心脏的神经支配:
1.心交感神经:
①起始部位:起自脊髓胸段1-5节。
②在神经节换元后由节后纤维支配部位: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心房肌、心室肌。
③当交感神经兴奋时,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上的B1受体结合,会导致正时、正力、正传导。
④作用于心室肌,使肌质网内的更多的钙离子释放入胞,心肌的收缩能力增强。
⑤作用于窦房结、房室结,导致0期更多的钙离子内流,传导速度增快,导致4期去极化钙离子增加,钠离子增加,心率增快。
2.迷走神经:
①起始部位: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
②在心壁内神经节换元后支配部位: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心房肌、少量心室肌。
③当副交感神经兴奋时,节后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M受体,导致负时、负力、负传导。
④作用于心室肌,抑制肌质网内的的钙离子释放入胞,心肌的收缩能力减弱,
⑤作用于窦房结、房室结,抑制0期的钙离子内流,传导速度减慢,抑制4期去极化,钙离子减少,钠离子减少,心率减慢。
二.血管的神经支配:
1.收缩血管神经纤维: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
节前纤维起自脊髓胸1节段至腰2节段的灰质角,在椎旁和椎前神经节内换元后,节后纤维支配体内所以血管。
神经节后纤维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a受体结合,引起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升高。
2.舒张血管神经纤维:
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主要支配骨骼肌血管,在情绪激动、运动后,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血管平滑肌M受体,使血管舒张,血流增多。
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支配脑膜、胃肠道、外生殖器,释放ach,作用于血管平滑肌M受体,使血管舒张,血流增多。
三.心血管活动的反射性调节:
1.压力感受器
①颈总动脉末端与颈内动脉起始部的膨大部分称颈动脉窦。窦壁内有压力感受器,在主动脉弓血管外膜下,称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②动脉血压升高→颈动脉窦的压力感受器→舌咽神经→延髓
③动脉血压升高→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迷走神经→延髓
④之后导致心迷走神经紧张↑、心交感神经紧张↓、交感缩血管紧张↓,使动脉血压下降,心率↓、心输出量↓、血管平滑肌舒张、外周阻力↓
⑤意义:使血压保持相对稳定、对动脉血压可快速短期调节。
2.化学感受器
①在颈内、外动脉分叉处后方有一扁椭圆形小体,称颈动脉体。刺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增高)→颈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舌咽神经→延髓。
②在主动脉弓下缘,称主动脉体。刺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增高)→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迷走神经→延髓
③使呼吸加深加快、血压上升。
④意义:主要调节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