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动脉闭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有了颈动脉斑块,就离脑梗不远了该怎么办 [复制链接]

1#
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较好 http://www.zgbdf.net/m/

颈动脉斑块其实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一种,也是最容易发现的一种动脉硬化斑块问题。通常通过简单的颈动脉超声检查,就能够发现颈动脉硬化斑块的问题,一般如果颈动脉超声发现,颈动脉血管内中膜增厚超过1.5mm,就属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问题。

颈动脉硬化斑块其实并不罕见,很多中老年人在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时,都会发现颈动脉斑块的问题,根据相关统计分析显示,我国大约三分之一的成年人都有颈动脉斑块的问题,而年龄越大,出现颈动脉斑块的比例越高。

之所以会出现颈动脉斑块的问题,与年龄增长,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影响,以及生活中肥胖、吸烟等不良因素的长期影响,都有一定的关系,血管内膜健康受损,脂质在内膜下方形成沉积,在内膜下方形成脂质核心,而上方逐渐形成富含纤维的纤维帽,导致血管出现硬化、狭窄的问题,就是动脉斑块形成的基本过程,而颈动脉斑块,同样也是与这些日常风险因素密切性格的一种血管斑块问题。

发现颈动脉硬化斑块有什么风险呢?有3点风险值得注意。

首先,颈动脉斑块的发现,预示着身体动脉血管已经开始出现粥样硬化的问题,是值得警示的一个问题,如果颈动脉有了较明显的斑块问题,心血管也有可能同样存在动脉硬化的风险,因此,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心血管风险评估以及一些相关症状,来适时的排查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其次,对于颈动脉斑块本身来说,如果颈动脉斑块较大,会造成颈动脉狭窄程度超过50%以上,就会影响颈动脉对于脑部以及头面部的供血,造成脑供血不足的问题,可能会带来头晕、烦躁、健忘、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相关不适症状和健康风险。

第三,颈动脉斑块如果出现不稳定的情况,一旦出现破裂,就会引起凝血物质的聚集,形成血栓,而血栓如果随血液流通进入脑血管引发堵塞,就会引起脑梗的发生。

看完上述3点风险,很多朋友可能会觉得:颈动脉斑块太可怕了,其实上述的这些健康提示,只是针对颈动脉斑块的一种风险提示,绝大多数的有颈动脉斑块问题的朋友,如果能够了解这些风险,并积极控制这些风险,颈动脉斑块影响脑供血,带来脑梗的风险,其实都是可以控制到极低范围的,完全不必过分担心。

在有些情况下,通过合理的控制和调理,有些朋友的颈动脉斑块还出现了缩小的情况,因此,颈动脉斑块的风险大不大,还是要看我们自己如何去对待它。如果能够了解和做好以下3点,颈动脉斑块和颈动脉斑块带来的健康风险,相信我们都能够做到良好的控制。

首先要明确的是,过分担心真的没必要,不同的颈动脉斑块情况,其风险程度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如何去评估颈动脉斑块的风险程度呢?我们不妨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估。

首先是用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因素,来评估总体的动脉血管硬化风险。这些因素包括年龄、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史情况,以及个人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情况,肥胖、吸烟等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评估,可以了解自身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属于哪种风险等级。

但如果经过评估,本身就是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中低危情况,而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情况也较为轻微,甚至仅仅是颈动脉血管内中膜的增厚,而连斑块都算不上,这样的情况再去过分担心就是杞人忧天,对于这种情况的朋友,多数都不需要药物治疗,也不需要额外的干预,定期做好复查,了解颈动脉斑块的情况,结合情况,进一步评估风险就足够了。

对于颈动脉斑块的另一个风险评估,来自于颈动脉斑块本身。首先,如果颈动脉斑块的大小情况,如果斑块造成颈动脉的狭窄程度超过50%,这就是需要干预了,我们前面说过,颈动脉狭窄超过50%,会影响脑部供血,需要积极干预,如果狭窄程度较严重的情况,除了保守的药物治疗外,也可以考虑经颈动脉剥脱术来清除风险斑块。

而对于颈动脉斑块本身的风险评估,还包括颈动脉进展情况和颈动脉破裂风险的评估,一些富含脂质核心,纤维帽不完整或太薄的斑块,就是更容易破裂的斑块,这种情况就更要注意稳定斑块,减少风险,而如果在定期复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颈动脉斑块不断有变大,增厚的趋势,这种情况,也是更值得注意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颈动脉斑块自身大小、引起颈动脉狭窄情况的评估,颈动脉斑块破裂风险的评估,并不可能单单通过简单的颈动脉超声就能够做出全面的评估,对于颈动脉超声发现一些疑似风险的斑块情况,可以进一步的通过其他的一些检查手段来进一步评估风险。

只有全面评估风险的颈动脉斑块,才能够更好地加强对风险的控制,才能够避免一些朋友过分担心的心理。

有些朋友一发现颈动脉斑块,就想着赶紧吃药,其实并不可取,并不是所有的颈动脉斑块都需要服用药物控制,一些没有任何基础慢病,心血管风险属于中低危的人群,及时出现轻度的颈动脉硬化斑块,也不必服用药物进行控制。

而有些颈动脉硬化斑块风险较高,以及心血管疾病风险同样高危的情况,多数情况下还是需要服用药物来进行风险控制的。积极控制血脂水平,是延缓动脉硬化进展,稳定斑块的重中之重,有些时候,如果能够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同时控制到合理的范围内,同时积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不少人的颈动脉斑块会在长期的干预下出现变小的情况,虽然不一定会完全消失,但这种变小本身就是一种风险的降低。

控制血脂最常用的药物还是他汀类药物,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对他汀类药物的敏感度更高,一般选择中低强度的他汀服用,即可控制血脂达标,对于有高危心血管风险的颈动脉硬化斑块情况,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该至少控制到2.6mmol/L以下,而如果能够控制到2.1mmol/L以下,则能够更好的控制斑块的进展,而如果能够在控制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同时,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到1.2mmol/L以上,也有可能会使斑块变小,实现一定程度的“逆转”。

阿司匹林要不要吃,是很多朋友纠结的问题,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是抵抗血小板聚集,减少斑块破裂时形成血栓的风险和严重程度,但阿司匹林的这种抗血小板作用,同样也会加大身体的出血风险,因此,对于有颈动脉斑块,但为发作做个心脑血管疾病的朋友,选择阿司匹林进行血栓的一级预防,应该更加慎重。

只有经过生活调理无法降低风险等级(仍然属于高危风险),同时不属于高出血风险的人群,才可以考虑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血栓。

有颈动脉斑块的朋友,除了结合风险情况,合理使用药物进行风险控制以外,改变自己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因素,通过健康生活方式的坚持,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可以说重要性并不亚于用药。健康生活方式的长期保持,是最安全的心血管疾病风险预防方式,值得我们一直坚持。

对于这种改变,我们不妨结合自身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改善,爱吃大鱼大肉,身体肥胖的朋友,不妨吃得清淡点,远离高糖、饱和脂肪、反式脂肪等不健康脂肪,控制摄入量,多吃富含膳食纤维和各类营养素的新鲜果蔬、全谷物等健康食材;有吸烟习惯的朋友,不妨试着逐步戒烟,对家人对自己都是一种健康的行为;平时总是久坐不运动的朋友,不妨积极加强运动锻炼,循序渐进地加强运动,并做好长期坚持,增强体质,加强血液循环和身体代谢能力,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健康生活方式改变。

还有一个方面值得强调的,那就是心理方面的调适,担忧,焦虑,抑郁,压力等不良情绪,都会对身体健康、心脑血管健康形成一定的影响,学会想开看开,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去生活,不过分担心忧惧未来,也不总是悔恨过去,活在当下,才能够更加快乐,也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

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