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动脉闭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基金公司年薪年终奖调查普遍124ia34nsb [复制链接]

1#

基金公司年薪年终奖调查:普遍12


你知道“第一牛基”华夏大盘的基金经理王亚伟年薪多少吗?“一千万。”基金经理圈里人如是说。


    你知道中小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年薪多少吗?“30万到200万之间。”三位不同基金公司不同职位的主管均证明。


    你知道大中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年终奖能拿多少吗?“只要业绩还过得去,一般能拿到400万左右。”上述人士说。


    你知道一个毕业3至5年的基金公司市场部经理年薪多少吗?“14-20万。”这是上海一家规模较小的基金公司最近公开招聘给出的年薪标准。


    但你知道基金公司普通员工的年终奖多少吗?不同公司差别悬殊。


    年终奖在基金从业者收入中占据相当比例,基金公司对一些职位按超过年薪一倍的比例来实施激励。今年上海基金圈内最夸张的传言是,上投摩根前台要发53个月月薪的年终奖。业内说法,年终奖的普遍标准是12-18个月月薪。


    “50个月?!我们年底只发双薪。”某家业绩下滑很大的基金公司员工说。


    临近春节,基金行业人见面聚会,一有私密氛围便互相打听年终奖。各种传言精彩堪比小说。


    基金经理年薪:30万到1000万不等


    在基金公司所有职位里,基金经理的薪水最受外部关注。基金经理的待遇在近两年牛市中得到了大幅提升,一年收入主要由基本薪水+奖金提成构成,奖金远远高于基本薪水。


    一般而言,货币债券型基金经理的待遇远远低于股票型基金经理的待遇。而且所在公司大小不同,年薪落差极大。


    前述中小公司基金经理年薪大致在30万到200万之间;大型公司如嘉实、华夏的基金经理年薪普遍高于两百万。


    奖金方面,基金公司会根据基金经理年度业绩排名来发放。一般排名同类型基金前50%算勉强及格,在25%以内优秀,而做到前10%的基金经理除了能够保证年底钱包鼓满外,来年职位方面也会有一定提升。


    有意思的是,基金经理拿着好几百万的年薪,仍旧免不了税负过重的富人式抱怨。


    一位去年晋升的年轻基金经理向自嘲:“我17万的月薪,其实到手只有12万,我觉得税收重了点,这也许就是富人的烦恼吧。”


    市场部经理年薪:14万-20万,加上年终奖有望30万


    中国基金业去年实现了大丰收。截至10月底,59家基金公司共管理基金341只,基金资产净值达到33120亿元,分别为年初的2.8倍和3.8倍。以1.5%的管理费计提,59家基金公司将分享450亿元的收入。


    而基金公司的人材储备跟不上行业发展,开出的薪资自然水涨船高。基金行业真正开始发展壮大始于2002年的开放式基金发行,至今不足5年。如今行业内三年工作经验就可称资深。


    “我现在天天接到猎头公司的电话,嘘寒问暖,了解我的工作状态。”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市场部经理不无得意地告诉,自己想跳槽只是分秒的事。


    前述14万-20万的年薪,在毕业3至5年的年轻人眼里,已不具备“致命诱惑”。一位刚从某知名媒体跳槽到基金公司的市场部经理告诉,他在基金公司的月薪不如原来高,而且刚刚跳槽今年没有年终奖。


    14万-20万年薪层级,算上年终奖,有望达到30万。正因为如此,年终奖更加让基金公司员工们期待。


    年终奖:12-18个月月薪被普遍认同


    “上投摩根前台要发53个月的奖金。”这是目前为止听到的最夸张的传言,该传言的逻辑在夸张中还略带理性,“研究人员会相对少一点,因为他们基数大,但基本在30个月。”


    此言论出自公司外部人士之口,向上投摩根有关高管及公司其他员工求证,他们都表示没有这回事,“估计是12个月的月薪。”一位上投摩根工作人员向透露了大致的奖金范围。


    另一则夸张传言涉及华夏-中信基金合并案,“华夏和中信早就传出要合并了,你知道为什么迟迟合并不了?就是因为两个公司年终奖差距悬殊,华夏号称有30万,中信只有8万,两方面摆不平,所以要到春节前后才能并。”不过,该说法被两家基金公司有关负责人否定。


    基金公司今年到底可以拿多少年终奖?询问了多家基金公司工作人员,“12个月的月薪”是得到最多的答案,而一些基金公司开出8个月的月薪则被同行认为是吝啬之举。


    “18个月的月薪是比较理想的。”一位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说,至少在上海,发18个月薪水年终奖的基金公司是算大方的,也是他今后跳槽的方向。


    虽然传言和猜测很多,但多数基金公司对年终奖分配方案都尚未最终确定。“一般要在春节时发钱,现在讨论还为时尚早。”一家基金公司高层向表示,年终红包要报股东审批,不能随便乱发钱,但肯定会参考业内水平。


    事实上,不仅是外界,基金业者对于各家公司年终红包的大小显得更为关心。在采访中,多家公司工作人员都借机向打听别家红包行情,为以后跳槽探路。


    薪资水平:北方基金巨头最大方,合资基金反而小气


    中国目前有59家基金公司,资产规模及股东背景千差万别,导致员工收入差距非常大。


    地域上看,北京几家基金公司的薪资水平被认为是行业内高水平,其中以华夏、嘉实两大航母级基金公司尤为突出。


    嘉实基金早在2006年时就传出24个月薪水的年终奖,但据说最后因为报批股东签字时,未获通过,没有发成。


    众所周知,华夏基金非常重视投研团队的培养,近年来用高薪从多家基金公司中挖来不少优秀人才。目前其研究队伍不下百人,堪与公司客服团队媲美。但在薪资分配上华夏基金被认为是重投研轻业务,相关销售业务人员除非销售业绩出色,否则薪资水平并不会非常突出。


    从股东背景来看,全内资基金公司平均薪资和福利水平要高于具有外方股东背景的基金公司。业者分析,在国外,基金公司成本极低,若干个人就可以组建一只基金,管理几十亿资产,所以外资投行股东对内资基金公司不管是人力成本还是物资成本上都掐得很死。


    “有些招待开销的单据,在中国人眼里花得理所当然,合情合理,但报到外资股东那儿就看不懂了,用英文怎么也解释不通。”一家合资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向抱怨外国人有时很不开窍。


    “现在年底,很多内资基金公司的人就在到处找发票报销,而我们合资基金公司就没那么好福气了。”另一家合资基金公司人员抱怨同时难掩羡慕神色。


    合资基金内部也有分化。在业内人的口碑里,华宝兴业的薪资水平被上海同业认为是“业内最低”,上投摩根也“很低”,汇丰晋信则普遍传说待遇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