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动脉闭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体制内官员上访从理性走向偏激5vv43an1 [复制链接]

1#

体制内官员上访:从理性走向偏激


文_本刊徐浩程、舒炜、曾晖核心提示:吉林伊通管民事的副院长郭学宏因一宗民事案件的裁决而被撤职,从而走上了上访的道路。期间,郭学宏曾托北京的田野和高小丰二人协助,田、高二人自称可以帮忙找温家宝秘书帮忙。后来田、高二人消失,事也没办成。总导读:是悲剧?是尴尬?是影响*府形象?是体制内的 叛徒 ?还是供人嘲讽甚至快意的 笑话 ?都不是!体制内的上访者只是一个简单的上访者,不应该被贴上这个或者那个标签。每个人都有上访的权利。重要的是,如何在公正的法治环境中解决问题、平息纷争,这无论对*府,还是上访者而言,都十分重要。 我的事情还是要通过法律来解决。 戴新华并不想通过舆论来施压,他希望得到的是社会认可,尽管部分 朋友 视之为软弱。原标题:监察局长的上访路文_本刊徐浩程发自宁夏一个小时内,戴新华遇到了两拨以前的同事。第一拨他主动招呼后,双方寒暄了4句话,握在一起的手还没有感受到彼此温度,旋即分开;第二拨更简单,双方点头示意,口中都咕隆了几句话,声音低不可闻。戴新华介绍称,其中一人是宁夏平罗某县直部门副局长, 和他们见面,我有很大的压力。 此前,他曾先后担任平罗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局长。体制内外,落差巨大。2012年2月2日,因为一次出庭作证,宁夏石嘴山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认定戴新华犯伪证罪,判处拘役6个月,缓刑一年。随即他被 双开 。对判决结果不服但又申述无果后,他走上信访之路。 只有上访,才能维护自己的尊严。 戴新华称。 我是出于实事求是出庭的 一切缘起于一次闲聊。2007年8月底的一天,时任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戴新华正准备下班,平罗县城关镇*委书记的张怀兵找上门来。聊天过程中,张怀兵说,曾于2007年春节期间收受村干部礼金约4万元,并拿出了一张纸,上面记录着相关礼金的花销情况。据戴新华称, 他让我不要说,称会退钱,我就没有按照程序上报组织。 张怀兵将纸条留下就走了。事情就此开始。几个月后,张怀兵因受贿被判缓刑,而行贿者被判实刑。行贿者家属就此不断上访。迫于压力,2009年9月,石嘴山中院再审张怀兵受贿案。开庭前,张怀兵找到戴新华,希望他能出庭作证。戴新华同意并出庭证实张怀兵曾在2007年8月向他反映,曾收受他人4万元的事情。 他确实找过我,我是出于实事求是出庭的。 戴新华否认了张怀兵给他钱的说法。但不久他就感到不妥,此后拒绝再出庭。最终法院对张怀兵维持了原判。几个月后,戴新华被石嘴山市大武口检察院以涉嫌伪证罪带走。2011年4月,大武口法院一审判决戴新华无罪。此后,大武口检察院3次抗诉,大武口法院、石嘴山中院分别4次开庭。2次被判无罪后,2012年2月石嘴山中院最终判决戴新华伪证罪成立,拘役6个月缓刑一年(详见本刊2012年第15期)。 还是要通过法律来解决 戴新华不服,向石嘴山中院提出申诉,却被驳回。于是,戴新华将申诉状递到宁夏高院立案庭。同时,他开始向宁夏自治区各部门写信反映情况,走上信访之路。与普通的上访者不同,戴新华更希望通过正规的上访渠道解决问题。2012年全国、宁夏 两会 期间,戴新华先后到银川、北京上访。路上,他看见 两会 代表的车辆从身边经过时, 一刹那间我有向车扑过去的念头 。最终戴新华并没有动。 我眼睛不好使。当我看清楚之后,车已经过去了。 他解释称, 后来我想,还是走正规渠道,找*委*府信访部门吧。 一年多来,戴新华唯一做得比较 出格 的事是,将自己的情况发布在络上。有媒体报道此事后,拿来200多份报纸,让戴新华买去发, 扩大影响 。最终他只拿了30多份。 我的事情还是要通过法律来解决。 戴新华并不想通过舆论来施压,尽管他部分朋友视之为软弱。戴新华也尽量避免在上访中产生越来越多的矛盾。由于戴新华坚称无罪,缓刑期间拒绝到当地街道办司法所报到,石嘴山中院的相关程序一直无法走完。今年年初,他到宁夏高院拿申述通知书时,石嘴山中院相关人员突然出现。言语与肢体冲突中,戴新华心脏病突然发作,倒地不起。在医院简单治疗后,戴新华当晚就匆匆赶回平罗,并未节外生枝。 我要的是重新开庭,还我清白。 他的目标很简单。戴新华认为,曾经的官员身份,除了让接访人员感到 同情、震惊 ,陡升 搞纪检的监察局长怎么会受冤 的疑问外,没有任何帮助。其实不然。公职身份更容易引起关注。戴新华上访不久,宁夏自治区纪委、检察院等均先后专门派人调查过此事。宁夏自治区检察院还曾向戴新华出具了正式的答复函,称此案中检察机关确实有瑕疵,但并不影响判决结果。因为离他重新开庭的要求相去甚远, 我没有去拿答复函 ,戴新华显得有点固执。心境变化 他上访的事我们都知道,自治区领导也知道 ,平罗县委、县*府的态度是, 我们不干预,也不反对 , 他要上访就上访吧,这事是经过司法程序的 。戴新华很明白平罗县的态度。现在,他最主要的精力是给中央、有关部委、宁夏自治区主要领导写信、寄材料, 每周一次 。一年多的上访,显然改变了他的心境。回家后,戴新华越来越沉默,不愿意提及上访的事,也很少表露他的真实想法。曾经作为监察局长,戴新华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受理控告与申述。 我也知道信访作用不大,有些上访材料不会转到领导那儿去 ,但又不得不走这条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与体制外的上访者不同,戴新华内心承受的压力与煎熬更大。 如果能碰上一个正直的人,能把我的材料转达给领导,就好了。 采访中,戴新华数次如此说到。有两次偶遇宁夏高院李彦凯院长,戴新华抓住机会快步过去介绍自己的情况。虽然李彦凯均因有会必须参加,让秘书处理,收下材料。 我当时也就没有继续纠缠,因为我听说他是个清官。 戴新华称。采访中,戴新华一再提及宁夏数个上访翻过来冤案,那是几个比较极端的上访案例。提醒他,案件中他也存在瑕疵,是否考虑过放弃上访,重新走申诉之路。戴新华称, 上访压力非常大,内心非常痛苦。我不愿意上访,但是实在没有办法。 虽然路遇熟人还会听到那声熟悉的 戴局长 ,可对方逃避的眼神,令戴新华痛苦不已。此前同事认为的那个谨言慎行、中规中矩的戴新华正在蜕变。他说 上访太难 已不足以概括自己这一年多的感受了, 我们的制度需要进行反思 。这样的话题,是他此前不会谈及的。 上访对我的性格、信仰,包括奋斗都改变了。 戴新华自言。虽然上访不是他生活的全部,他现在在一家公司上班,但上访越来越成为他生活中重要的部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