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动脉闭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民生财政支出增幅带有还债性质vhxw0nvz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忽悠

中国民生财*支出增幅带有还债性质


对照2007年中央财*支出情况可以看出,今年中央财*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在继续加温,而且增长强劲。但《瞭望》新闻周刊最近刊出署名安体富的文章指出,应该看到,近几年来中国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增幅较高,带有还债性质。民生支出与国外相比差距还很大文章指出,长期以来,中国*府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偏低,所占财*支出的比重长期低于20%,2003年以来提高到了30%,但与国外比差距还很大。例如,2003~2007年,我国财*教育支出占同期GDP的比重为2.6%,远低于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确定的2000年达到4%的目标,距离国际一般水平更有很大差距。据统计,国际平均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为5.1%,其中,发达国家为5.3%,发展中国家为4%。从教育支出占财*总支出的比重来看,中国1996年这一比重达到17.84%,2006年下降为11.82%,也低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的15%的目标,与国际上发展中国家比较属于较低水平。又如医疗卫生,2003~2007年,中国医疗卫生支出占同期财*支出的比重为3.56%,比发达国家普遍低很多,如:美国(2000年)为20.5%,德国(1998年)为18.89%,英国(1999年)为15.41%,法国(1997年)为21.71%,可见差距之大。减少行*管理支出仍有很大潜力文章指出,随着财*收入快速增长,*府财力大大增强,目前中国具备了使财*支出结构向民生倾斜的条件。2007年,全国财*收入51304亿元,是2003年财*收入的2.4倍,比2006年增加12544亿元,增长32.4%,2003~2007年间,财*收入平均年增长22.1%。此外,在目前的财*支出中,减少行*管理支出,降低其在财*支出中的比重,还有很大潜力。中国行*管理支出占财*支出的比重,1978年为4.71%,2004年提高到19.38%,明显偏高。根据国际经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行*管理支出的比重会不断下降,例如,美国1902~1980年间财*支出结构中,一般行*支出由12%下降为3.5%。文章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完善,一些准公共产品和服务,如基础设施,可以尽可能吸收民营资本投入,减少*府支出,以便将这方面的资金转向不断增加的教育、保健与福利服务等民生方面的支出。西方国家在这方面作了大量改革,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最近几年,中国许多城市进行了这方面的改革试验。巩固民生财*成果关键是完善制度文章说,要巩固民生财*成果,关键在于完善制度。这主要包括完善财*体制和规范转移支付。关于财*体制,应当进一步明确中央*府与地方*府,以及地方各级*府之间在提供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事权,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体制。而中国目前的财*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有二:一是转移支付制度总体设计存在缺陷,形式过多,结构不合理。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两种类型的财*转移支付形式,即均等化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前者为主,后者为辅。而中国的转移支付形式在6种以上,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仅在10%左右,均等化作用有限。二是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办法不规范、不公开、不透明。目前转移支付形式中,只有一般性转移支付相对比较规范,但在标准收入和标准支出测算的范围、包括的内容上有待改进和完善,在指标的选择上也有待进一步改进。文章建议,鉴于上述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首先,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的指导思想,以实现全国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为基本目标,应以一般转移支付为主,专项转移支付为辅;其次,试行纵向转移与横向转移相结合的模式;第三,逐步取消税收返还,将其并入一般转移支付形式;第四,科学界定专项转移支付的标准,控制其准入的条件和规模;第五,完善财*转移支付的法制化建设,用法律形式把转移支付制度的原则、内容、形式、预算和监督等确定下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